快將泛科學院加為好友吧!請搜尋 ID: @dye9615a 或者點擊下方連結加入好友
世界正在發生快速而且巨大的改變,你是不是也發現各項議題的知識越來越複雜,而且真假難辨?更別說身邊有許多人被假新聞和偽科學影響,做出不理性的決定。
「科學思辨力」是一種需要訓練才能得到的能力,並不是上完理科課程就能理解,也不代表人文學科就用不到學不會。在素養教育愈來愈被重視的現代,讓我們一起跨領域、跨學科來認識科學知識的產製過程、了解大腦如何處理資訊,一起讓思維升級。並且搭配課程的延伸閱讀和思考練習,將「科學思辨力」運用在新時代的生存現場!
- 各類議題中的科學及專業知識日益複雜,想懂實在太難。
- 資訊爆炸、真假難辨、覺得無所適從,甚至想不聽不看。
- 擔心身邊的人受偽科學與謠言所誤,但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科學思辨力重要,絕不只因為學校越來越重視素養導向教學。科學思辨力能幫助學生與每個人,建立自己的邏輯、跨過複雜議題討論的門檻、提升資訊選擇、處理與溝通的能力,成為更能面對未來變化的公民。
科學思辨力並不是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就上完就好,也不代表學國文英文社會科就學不到科學思辨力。如何才能跨學科、跨領域地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的運作方式、覺察認知陷阱、並應用在生活中呢?
利用這堂課,搭配課程建議的延伸閱讀與習作工作坊,您可以有效率地讓學生懂如何利用所學,讓他們能在閱讀、收看新聞、使用網路,及其他日常場景中,應用科學思辨力,具批判性地思考、提出問題,找到答案。
講師資訊
鄭國威
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知識長
創辦與運營網路新媒體經驗超過 15 年,為了不讓更多人跟曾經的他一樣害怕跟拒絕科學,以文科生背景,與徐挺耀於 7 年半前創辦台灣最大科學網站:泛科學。
於泛科學院教授「打造個人知識品牌的專業寫作術」、「科學思辨力」(製作中),著有《知識內容寫作課》。
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,科技部科學傳播諮詢委員會委員、教育部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、金鐘獎/金鼎獎科學與教育類獎項評審。
雷雅淇
泛科知識副總編輯,泛科學主編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修業中,主管泛科學資料超過三年。《新時代判讀力》、《新生活判讀力》共同作者、主編《不腦殘科學 2》、《科學史上的今天 上、下》。帶領泛科學臉書專頁獲得超過 40 萬按讚、 Youtube 超過 10 萬訂閱。
專家顧問 蔡宇哲
心理學博士,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,臺灣應用心理學學會理事長。
專長意志力、意志力、睡眠、生理節律,在高醫大、成大開設科學素養、科學寫作課程。
合著有《神奇的心理學》、編著有《哇賽!心理學:48個超實用建議讓你從此告別卡卡人生》。泛科學、元氣網、失戀/失落花園、國語日報科學版、幼獅少年……等專欄作者。
為台灣最大專業心理學科普社群網站《哇賽心理學》創辦人與總編輯。
課程主題&延伸閱讀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世界快速變革,而我們正往何處去?
為什麼科學素養變得更加重要?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什麼是科學,什麼是後設科學?什麼是假說演繹法?
如何用科學說明幾乎所有事?
如何正確地表示「我不知道」?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人的思維系統有兩種?各有什麼特點?怎麼用?
好奇心怎麼運作?
怎樣的好奇心對科學有益?怎樣有害?
《好奇心:從達文西、費曼等天才身上尋找好奇心的運作機制,其實你我都擁有無限潛能》
應用心理學及認知科學家斯坦諾維奇(Keith Stanovich)的雙系統理論研究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科學如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?
為什麼有科學家刻意造假、抄襲?
科學家如何將新科學發現傳播出來?
The “regression to the mean project:” What researchers should know about a mistake many make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如何用數字更正對世界的認知?
如何以數感破除話術、釐清事情關鍵?
《為什麼用數字說話的人很有魅力: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的數學式邏輯思考》
《一眼就突破盲點的思考力:破解假數字、偽科學、不實資訊背後的真相》
《機率陷阱:從購物、保險到用藥,如何做出最萬無一失的選擇?》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為什麼人會陷入知識的假象?
如何做出更明智的決定?避免無知要做到什麼程度?
知識跟應用之間為何有落差?該怎麼看待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謠言跟偽科學有哪些特點?
誤信偽科學帶來的後果?需要自責嗎?
如何幫助身邊的人不受偽科學所害?
回不去的醬油?「致癌」兩個字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!——「PanSci TALK:食品充滿致癌物?」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當專家出錯時,該怎樣看待?
「反專業」是否有道理?
如何不是專家也能做出專業判斷?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為何新聞時常錯誤報導科學?
如何從錯誤的科學報導背後看懂媒體的動機與局限?
意識形態跟科學該分開看待嗎?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同溫層、過濾泡?有哪些常見的數位錯覺?
數位原民還是數位癡呆?Google/FB與手機對我們的影響?
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提升科學素養?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AI讓造假變得更容易嗎?
如何用科學素養解讀AI帶來的新議題?
在AI時代如何正確學習?
- 參考書目:
- 相關網路文章:
如何科學地利用泛科學?
怎樣成為科學傳播者?